“是啊!所以我每次买吃食回来,都会给他们带点。”
话音刚落,她便意识到自己僭越了,用主人的钱做自己的情,虽然钱不多,但可是大忌啊。
她小心翼翼地看向任白芷,见她毫不在意地点头赞许道:“如今咱们的日子也好起来了,手头也宽裕了,是该多帮衬帮衬大家。”
闻此言,蔓菁激动地点点头,就知道自家大娘子人最好了,最是知恩图报的。
“以后你们多聚聚,聚会的钱,都由我掏。”任白芷笑道,指尖轻敲着桌案,思绪已然铺开:“尤其是那些专座采买生意的婆子们,若她们愿意与你分享,还可以给些。”
“分享啥?”蔓菁一脸不解。
任白芷微微颔首,说道:“分享他们这几日,或者之后几日,都会要采买些什么。”
各家府邸的日常用度,从布匹香料,到柴米油盐,莫不经过下人之手。
富贵人家讲究体面,许多事情不便亲自出面,唯有家中管事、采买嬷嬷们最清楚内情。若能从他们口中打探消息,不仅能提前知道哪家要置办酒宴、添办器物,甚至还能摸清哪家的用度增减,推测主家的财势变动。
这是最直接的一手信息,比坊间流传的八卦更快,更准。
她要的,不止是管事们的碎片消息,而是一个有序的情报网,而搭建这个情报网的最佳人选,已然在她眼前。
“明日我再去采买两个小丫头回来。”
她拉过蔓菁的手说道:“这些琐事,你就交给她们。”
蔓菁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惹大娘子生气了,正准备谢罪,却听她继续说道:“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王卉翻阅着账册,指尖轻叩桌案,发出清脆的声响,眼睑微垂,看不出情绪。
“清风楼。”她缓缓开口,语气不疾不徐,却透着一丝审视之意,“一个小小酒楼,凭什么符合双赢之策?”
任白芷微微一笑,神色未变,端起茶盏轻抿一口,似乎早已料到她会这样问。
“清风楼的问题,从来不是资金匮乏,而是收益上限被限制。换句话说,与其投钱填窟窿,不如想法子换更大的口袋。”
她语调平稳,娓娓道来,“我们实地考察后,制定了一套提高效率的方案。所需启动资金不过一百贯,若能顺利实施,每月可额外增加四五贯的营收。”
王卉未置可否,指尖轻点账册,始终不曾抬眸。
任白芷心下了然,她在意的是第二条——是否有利于民生。
这好编,哦不对,好包装。
她敛去眼底笑意,语气诚恳道:“清风楼最近推出了一套低价菜单,每人十文便可尝到肉香,因而深受普通百姓喜爱。然而,此类菜品利润极低,虽占了八成客流,却严重拖累了整体收益。”
她顿了顿,语速不疾不徐,仿佛是在阐述一个必然的事实,“若是按我们的改造方案,不仅能让更多百姓吃上实惠好菜,还能提高清风楼的盈亏平衡,可谓双赢。”
王卉终于合上账册,缓缓抬眼,目光深邃:“听上去,确实不错。”
闻言,任白芷心中微松,然而下一瞬,王卉却又轻描淡写地道:“只不过,仍然与我的预期,相差几分。”
她心下一紧,隐约察觉对方有所察觉。
面上却不显半分,只是微微挑眉,露出几分不解:“夫人此言何意?”
王卉直视她片刻,忽而轻笑一声,意味不明道:“罢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找出这样一个项目,倒也算是个能人。”
话音落下,她已然吩咐小厮去取银,片刻后,一百贯银票便落入任白芷手中,合约画押,尘埃落定。
她指腹轻抚纸面,心中终于松了口气。
这样的话,她欠王卉的三千贯恩情,算是彻底还清了。
正欲起身告辞,王卉忽然开口,声音不高不低,却让人无法忽视:“好好做,做成了,自然会有许多好处。”
任白芷微微一怔,随即笑了笑,欠身行礼,语气温婉却不卑不亢:“多谢夫人提点。”
旋即,转身离去。
门扉轻合,任白芷脚步从容,但心绪未曾完全平静。
最难的这关过了,接下来便是去清风楼那边联系了。
清风楼,虽不是京中最显赫的酒楼,却也算是客流不息,往来商贾不少。一楼的大堂里,食客们推杯换盏,偶尔传来几句豪爽的笑语,
而在二楼靠窗的一处雅座,任白芷与李紫芙静静等着店内小厮回话。
李紫芙望着桌上的茶盏,忍不住开口:“堂嫂把我拖出来了,当铺那儿都没人可以接头数据了。”
“你舅母不行么?”
“最近当铺生意好,她忙不过来。”
任白芷沉思了一会儿,自言自语道:“就一个人守负责数据整理,确实不够。”
“堂嫂最后怎么选了清风楼?而不是永丰斋?”
李紫芙的声音压低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