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国日化1981 第200章(1 / 3)

按理说,王罗阳得吓坏了。

十万块啊,在这个人均年收入也就一千来块的时候,这肯定是要被重判的。

但王罗阳的确是怒了,却不是害怕的怒,而是愤怒的怒!

想想吧,要是他真的动心了,贪心了,要了这钱,现在他就得受到对方挟制,为对方干活。

那样的话,等待他的早晚是牢笼。这是要害了梅树村,也要害了他!

王罗阳这会儿后背上全是冷汗,只要他脑袋一点不清醒,就走错了。

他直接在电话里破口大骂,“当初我不要,怪不得要死塞给我,原来在这儿等着我呢。”

这事儿艾瑞克这边不是董方行出面,他不愿意出面,出面的是艾瑞克的秘书和翻译,对方说话也不客气:“您不用这么生气,其实这并不是大事,我们的要求也不过分,所有商品都涨价了,你帮我们涨价,传出去也是美谈。”

“美个屁!”那可是他们周总定下的,这事儿他要敢办,周总第一个办他!不过现在,他理直气壮,根本不怕,“这事儿不可能,你不用想了,一切按着合同来。”

对方也冷了口气:“王经理,你要如此冥顽不灵,我们可就动真格了。”

王罗阳此时也不怕他们知道了,直接说:“我收了以后,就觉得心里过不去,已经交给我们公司的财务了。而且现在我已经录音了,你随便告。”

那可是十万块,这年头万元户依旧是人们心中的大款,没人想到,王罗阳居然不要!交公了!

这还能威胁什么?反倒是成了他们的隐患——周渔要是去揭发,行贿也是犯罪。

电话很快就挂了。

但疑问也由此而出,王罗阳可是半点没受处分,还干的好好的,按着周渔的脾气,她不可能任由贪污的人坐在这个位置上。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也是他们最近很怀疑的一点——周渔是不是提前就知道会发生这一切。

虽然这么说很不可思议,毕竟他们是去年九月签约,那会儿离着年后抢购还有半年呢,但如果不是的话,她的运气也太好了点吧。

但无论怎样,对周渔的质疑的种子埋下了,他们四处收集信息,想要进行论证到底应不应该壮士断腕,还专门派人去了个地方——梅树村。

周渔重情义,她不能坑村里人。而村里人心思少,不会隐瞒的。

于是他们发现梅树村的人都不怎么购物了,一般情况讲,物价要上涨,为了以后不买贵,社会上很多人能买就买——湘南省还对200户人家进行了调查,出来个结果,约三分之一的人现在是支出大于收入的,这些人要不去取存款,要不借钱购物,最夸张的一家,一个月就借了一千块。

梅树村又不缺钱,他们原先买,突然不买了,这不就证明有变动,而他推测,最可能的就是不需要了。

也就是物价上涨到头了!

而这个结论,和当时各大媒体的批判,民众的呼声都对应起来。

这让他们陡然放了心。

周渔还以为,已经赔了这么多了,都要提受贿的事儿翻脸了,他们怎么也要拒绝供货,没想到七月和八月的货依旧送了来。

这对于梅树村没有什么坏处——在一切产品都在涨价,供销系统已经开始频频断货,外面的小摊贩可以翻倍卖货的时候,梅树村不但保质保量没有加价供货,而且还有香皂和洗衣粉,比没涨价的时候价格更低,这说明什么,说明梅树村是真心在为顾客服务的。

周渔干脆还请了报纸来报道,又把这事儿宣传了一下,当然也着重宣传了美肤香皂和云净洗衣粉。

“当时签约的时候,企业就想要打造比较平价的日化产品,他们专门设计了这两个产品,承诺两年不涨价。”

这当然被bj和hl的人看到了,但说不出任何反驳的话来,因为周渔说的都是事实,都是白纸黑字落在纸面上的。

更何况,钱都赔了,肯定是要名声的啊。

转折发生了在8月中旬,国家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总的一句话,要改革工资制度,保障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进行物价闯关。

这让很多人都误以为,物价还要再升高。几乎立刻,开始了新一轮的抢购。当然,当任何产品求大于供的时候,价格都不可能保持平稳的,物价又开始上涨了。

这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其实不是坏事——前半年去了库存,后半年这又可以加大生产。

唯有bj和hl,算是希望彻底落了空。

政策出台,代表着一件事,物价可以不再涨了,但工资都涨了,也就证明,也不会回落了。

也就是说,他们要不按着这个价格,用着日益涨价的原材料,再继续卖两年零两个月。各项成本加起来,再赔1100万左右。

要不,就要选择在此时毁约,成本是200万,外加退出梅树村,失去重要的销售渠道。

这很难抉择,也不是艾瑞克可以做主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