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7章(1 / 2)

&esp;&esp;“那快起。”程景生把放在被窝里捂热的衣裳给他拿出来,让他穿上。

&esp;&esp;杨青青便顶着个鸡窝般的脑袋连忙爬起,手忙脚乱穿衣。

&esp;&esp;“急什么,赶趟,”程景生笑着给他找到正确的袖子,说,“又不是晚了就不带你去了。”

&esp;&esp;“你敢不带我自己出去玩,我就让元宝和二元去叨你。”杨青青凶巴巴说。

&esp;&esp;元宝和二元是他给两头大鹅取的名字,因为大鹅的嘴巴像个大元宝。

&esp;&esp;俩大鹅他宝贝得很,跟他也亲,最近他老跟程景生说,让他记着告诉程润生,两头鹅是他的,他要带去新房过冬的,不能宰了。

&esp;&esp;东北农家的家禽是不过冬的,因为冬天干吃食不下蛋,所以赶天冷就宰了吃肉,杨青青真的很怕有一天早上起来,自己的俩宝贝已经变成炖鹅肉了……

&esp;&esp;古代人没有宠物的概念,程景生一开始也不明白他养着这俩过冬是要干嘛,明年再养一对不就好了?

&esp;&esp;不过,看着自己夫郎每天抱着大鹅摸摸,喜欢得不行的样,程景生也明白了,杨青青和他的大鹅宝,这是日久生情了。

&esp;&esp;元宝和二元也很通人性,好像知道杨青青喜欢她们似的,见了他从来不呱呱叫,也不叼他,只叼别人。

&esp;&esp;连程景生在她俩跟前,也得不着什么好脸,恐怕杨青青一声令下,她俩真能叼他。

&esp;&esp;“我哪敢。”他便笑着说。

&esp;&esp;说是出去玩,其实也不是玩,是去要债。

&esp;&esp;赊账看病的,自然不止本村人,周边的几个村都有。

&esp;&esp;不过,程景生也没指望都能要回来,象征性的要一趟,顺便带着杨青青逛一圈是真的。

&esp;&esp;杨青青想起师父那里的荼萝应该成熟了,上回师父就说了,秋收后就可以去找他了。

&esp;&esp;程景生一想,之前重阳节的时候,因为农忙,错过了没去看看师父,也该补上,正好今天去,于是就带上杨青青出发了。

&esp;&esp;今天没有大集,程景生想着给师父师娘带点什么东西,杨柳村的月饼坊平常也卖各样的点心,于是他俩走之前就买了几包,程景生又把自己酿的枸杞酒拎了两坛子。

&esp;&esp;两人拉上了小板车,出发了。

&esp;&esp;程景生想,家里一直没有牛,眼下也该添置一头了,春天耕田用,还能当拉东西的牲口,以后杨青青出去摆摊,有了牛就轻松多了。

&esp;&esp;他早就盘算这事了,只不过钱都尽着盖房用了,好在最近收了些赊账,又有了些钱,差不多能够买头牛。

&esp;&esp;今天出来一趟,也顺便打听打听四邻八乡有没有新下的牛犊子。

&esp;&esp;俩人先去了隔壁的老牛沟。

&esp;&esp;老牛沟离杨柳村最近,来程景生这看病的人也最多,所以烂账也最多。

&esp;&esp;杨青青这下算是见识到账有多难要了,但凡程景生一进门,人家都是热情的要命,又是给烟给酒的,又是请他们留下来吃饭的,但反正绝口不提还钱。

&esp;&esp;好在程景生脸比较黑,板起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不像很好说话的人,所以两下里互相纠缠一阵子,最终还是有还了账的。

&esp;&esp;程景生按杨青青说的,一颗苞米都没要,板车上的东西渐渐琳琅满目起来,好像他们今天是来赶集的一样,共有一口袋干木耳和杂山菌,半篮子鸡蛋,一袋子红面,以及一口袋大枣。

&esp;&esp;东西虽都不值钱,未必抵得过欠账,但有一点是一点。

&esp;&esp;病人家里大多拮据,特别是久病的,程景生也不愿跟人太纠缠,只不过,如果欠的账都不去要的话,以后看病不想给钱的人只会越来越多,所以只能挨家挨户要一遍。

&esp;&esp;要完了账,程景生说随便带杨青青去趟牛三叔家,他家畜牲多,要是有小牛,就买一头回家。

&esp;&esp;第036章 后知后觉吃醋的小夫郎

&esp;&esp;杨青青还没见过传说中的牛三叔,欣然前往。

&esp;&esp;牛三叔家在村子中央,很气派地占据了一大片地。

&esp;&esp;地主家,果然与众不同,看着比柳四叔家都阔太多了,家里是个三进的大院子,有正院,甚至还有侧院,房屋足有几十间。

&esp;&esp;家门口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