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二章 大卫三陶(2 / 2)

之上!

&esp;&esp;内密司的人神秘,平时可不多见,但凡见到,就都没好事。

&esp;&esp;在这些人面前,甭管你在朝中身居要职权势滔天也好,还是在军中兵权在握修为高深也罢。

&esp;&esp;都有可能被他们直接扭送带走。

&esp;&esp;他们有这个实力,也有这个权力,甚至都不需要理由。

&esp;&esp;如果非要问一个理由。

&esp;&esp;那么理由永远只有一个。

&esp;&esp;奉皇上旨意!

&esp;&esp;等着百官到齐,山呼万岁平身之后,高坐龙位之上的卫期才缓缓开口道:

&esp;&esp;“此次青州赈灾贪墨一案震惊朝野,诸位想必早就听的耳朵都起茧子了吧?前日朕派了内密司的人以最快的速度赶往青州调查此事,已于昨夜返回,此案水落石出。”

&esp;&esp;说罢,卫期朝下方的几位紫衣密吏抬了抬手。

&esp;&esp;“念!”

&esp;&esp;密吏领旨,在朝堂上大声诵读了早就准备好的证据,将青州主使杨宝成等人的罪状数落个干干净净。

&esp;&esp;下方百官一听杨宝成的名字也在其中,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esp;&esp;等到密吏诵读完毕,百官中站在最前的几位为首的红衣大官中,有一位灰发短须的老者拱手上前躬身道:

&esp;&esp;“启禀陛下,臣以为此事有误。杨主使清廉爱民之名天下共闻,怎会突然牵连此事之中?臣觉得,此中必有人栽赃陷害,还请陛下细查此事!”

&esp;&esp;此人乃是大卫皇朝中书省左丞相陶杨,在朝野中权柄一流之人。

&esp;&esp;有他领头,几位为首的红衣大臣中又走出两位先前有些犹豫的老者来,同样躬身道:

&esp;&esp;“臣的想法也和陶丞相相同,请陛下细查此事!”

&esp;&esp;这二人分别是内阁首辅陶荣和太保陶谦,和陶杨一般也姓陶,却不是出自同一家。

&esp;&esp;三人皆是朝中位高权重之辈,被朝野和百姓之中津津乐道为“三陶”。

&esp;&esp;这三人虽同姓不同亲,大多数时候却同气连枝的像亲兄弟一般。

&esp;&esp;一如眼下,一位率先站了出来,另外两位也不犹豫了,随后就跟了出来。

&esp;&esp;有“三陶”这三位位高权重的大官当出头鸟,其余百官之中的一切胆子小的官员也都放开了自己的胆子,纷纷上前附和,为杨宝成鸣不平。

&esp;&esp;一时间,朝野百官之中竟有多半要求卫期再度细查此案的。

&esp;&esp;卫期见状双眸一眯,露出一抹阴冷之色,也没多说些什么,只是向下边那两位紫衣密吏招了招手。

&esp;&esp;其中一位密吏当即会意,从怀中掏出一份奏章递到卫期的手中。

&esp;&esp;正是昨夜里那份地方百官和粮铺老板们互相作证的证词。

&esp;&esp;卫期接过这份奏章,也没说,也没让人念,就啪的一声抬手将这奏章重重摔到了三陶面前。

&esp;&esp;“睁大你们的眼睛给朕看看!这是地方百官和当地粮铺互相作证的证词,眼下不仅人赃并获,加上这证词更是铁证如山,还有什么好辩驳的!”

&esp;&esp;卫期说罢,双目一眯,冷笑道:

&esp;&esp;“倒是你们,朕倒是很想知道,你们收了那杨宝成多少银子,肯替他这么说话?”

&esp;&esp;三陶以及百官一听,再也不敢托大,哗的一声齐齐刷刷的就给跪下了。

&esp;&esp;“下官不敢,还请陛下明查啊!”

&esp;&esp;“哼!”

&esp;&esp;卫期冷哼一声,他当然知道他们不敢也不会。

&esp;&esp;三陶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三人才学能力出众,口碑和名声在朝野和百姓中也是极佳,这三人是什么秉性他卫期当然知道。

&esp;&esp;他只不过是想借机敲打一下他们罢了。

&esp;&esp;帝王的威信总是要有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