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人家村里的知青弄来打米机,他想要打米机;看到另一个村里的知青帮忙找关系买到了拖拉机,他想要;再看到还有知青带着大家搞农作坊,他更想要……
因为这些都是一些厉害的知青做的,于是他就天天的想着,希望自己的村里能来知青,到时候把这些东西都弄到手。
殊不知,这就是少数个别现象,被树为典型,然后被报纸大肆宣传和歌颂,让更多的知青下乡,也是为了让老百姓接受知青。
但是更多的知青,更是碌碌无为,最后和乡下人也没什么两样了。
要说余大军为什么这么有信心,还是因为隔壁村就有一个知青帮村里搞到了拖拉机,还没占用公社的名额,这可不得眼馋吗?
要知道,公社的名额很少,就算是排队,余家村就不一定排得上号儿,更不用说,还需要很多的钱。
那个村,可是贷款买的。这对他们这些村子来说,完全是不可能的。
小小在想事情的事情,余大军也在想办养鸡场的事情。
“婶儿,真的行吗?要是鸡生病了怎么办?”余大军问道。
小小:“你不要什么事情都问我,你完全可以先去问问你桂花婶儿,然后在村里找其他的人都问问。
要是能行,你还得找兽医,还有相关的单位去了解这些事情。
就算是最后都成功了,你还要想想怎么把鸡卖出去,卖给谁?”
余大军蔫了,他一直想着作为大队长,要帮大家提高生活水平,给村里创收或者搞到拖拉机,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小小看着人鼓励道:“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不要把希望放在知青身上。你不能只看到小部分的人,你看看大部分的知青,有什么作为?”
余大军走的时候人都还有些恍惚,其实他人比较年轻,和余大山他们的年龄也差不多。
村里的村长年龄大了,基本已经不管事儿了,不过是作为定海神针的作用。大队长年龄小,村里的人都比较泼辣,压不住。
而一直竖着耳朵听两人说话的人,都给小小竖起了大拇指。
他们开始在大队长的劝说下,还是对这些知青有期待的。可是见面的第一眼,看着那些知青一副看不起大家,嫌弃得不行的样子,他们就完全没好感了。
不说这些人是不是真的有本事儿,能不能真的给村里带来好处,就是这态度,他们都抱什么希望了。
反正他们这么多年都过来了,最艰难的时候都过去了,现在吃穿虽然说不上好,但是还算过得去。也没有战争,不用经常东躲西藏,不用担心家里的粮食被抢,更不担心会饿死,日子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呢?
你说要吃好穿好,和城里人一样过好日子?
抱歉,他们虽然想过,但是他们也没过过那样的好日子,不知道那样的好日子是什么样子的,自然也没那么期待。
大家更多的,是觉得城里都是工人,现在的工人地位很高,为国家做贡献,是一种荣耀。剩下的,才是对他们的有钱有票,想买什么买什么的羡慕和向往。
这还是大家不知道城里人的实际情况,要是知道她们一家十几口人挤在筒子楼,估计就没那么羡慕了。
极品奶奶21
回到家,饭已经做好了,大家开始吃饭,马云云道:“娘,你可真厉害,让那些知青一个个的看不起人,这才干多久的活儿啊,一个个的都蔫了吧唧的了。”
“是啊,不知道大队长怎么回事儿,这些知青和他说的完全不一样,除了长得好,皮肤白一些,穿的比咱们好一些,也没发现哪里比咱们强啊。”
越说其实越酸了,谁不想长得白白净净啊?可是要下地干活儿,天天日晒雨淋的,怎么白?
谁不想长得好啊?可是他们也就是现在,天天红薯粥窝窝头,才能勉强混个温饱。
更想穿得好,可是布票一年也没多少,就是有钱也买不到,怎么穿好啊?
而且就算是真的能穿好的衣裳,他们也舍不得好好的衣服下地干活儿糟蹋了。
小小看着就笑了,“你们啊,别酸了,有这功夫,不如让家里的小的们好好读书,以后在城里找工作。
等有出息了,在把你们都接到城里住,这样就都是城里人了。”
嗯,有她在,以后肯定是要去城里的,所以这不算是画大饼。
“娘,我们真的有机会成为城里人吗?”
余大河看着小小,希望等到小小的肯定。其他的人也都屏住了呼吸,看着小小。
这可是成为城里人啊,他们的娘是有本事儿的人,不但养大了他们,没看收拾了城里来的知青,还给大队长都教训了吗?
小小也没辜负大家的期待,点头肯定的道:“你们肯定可以的,所以,以后你们这些孩子可不要再贪玩儿了,要好好学习。
特别是美丽和有宗,你们已经上初中了,要好好努力,争取考上高中。因为想要找工作,最少都是高中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