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带着一堆东西去看木年,又带回来一堆木年给的东西,梅家姐妹和白霜眼下已经熟了起了,正一块儿做饭呢,满院子都是酸菜鱼的味道,白晨坐在院子里劈柴,时不时的朝厨房看一眼,眼看是馋了。他们做的饭也能吃,但是哪里能和有大厨手艺的白霜特意给他做的酸菜鱼相比。
一顿饭宾主尽欢,白露也说了对几个人的安排,白晨肯定是要和白露姐妹住的,梅家姐妹就住到隔壁去。不过为了照顾知青们的情绪,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隔壁也会像知青院那样把小房间隔出来,以后如果白露收了其他徒弟,就住过去。先把白露的狗借她们一段时间,再让木月给她们找一条小奶狗养起来,至于云华,要跟着白露学医,身体很重要,拳脚也得练起来,嗯从明天开始就锻炼她。
梅家姐妹对此毫无意见,他们在家里时是两居室,父母睡小间,奶奶一个人占了大间,她们姐妹几人和父母分床后,就是在客厅加张上下床。后来长大了五个人睡不下,也不过是再加了一张床,两张床的占地面积只有奶奶房间的五分之一大。她们的想法和知青们同步,能拥有独立的房间,已经非常棒了。
至于工作安排,云华跟着白露,白露带徒弟就是这样,跟在她身边,她做什么徒弟就做什么,边干活边教。佩兰接手熊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泽兰先把木月的衣裳做出来。至于紫菀和半夏,先去制药厂跟着学几天看看。
睡足一觉,第二天一早,白露和白晨早早起床,领着云华做完热身运动,围着寨子跑了十圈,吃了早餐就去制药厂开会。
去痹丸的材料紧缺,不过缺的不是稀有药材,像马钱子木家堡周围有很多,白露叫村民们把马钱子树周围的树木都清理过,便于它生长,如今进入花期,再过几个月便能采收。而且这药材周围不少大队山上也有,只是以前没人收,果实落完了,如今知道木家堡收,今年他们肯定会摘。
白露今年也会移植一批,其他的药材也是这样,多年生药材,保护现有和增加种植双管齐下。
就在白露他们从姚县回来赶路的这几
两天,其他大队那边的扯皮终于结束,来了几个大队长和木年签订了定药协议。定得最多的是止泻药、小儿退烧药、风寒感冒药、风热感冒药、止血药和一些其他的药品。
最终的扯皮结果是,要钱分为三个部分来支付:五成药材,单子由白露开,只收她要的,简单的必须清理干净晒干。至于一些需要炮炙的,采摘后必须尽早送过来。三成粮食,不拘粗粮细粮,但土豆红薯不能超过一半,剩下的两成则给钱。
这是大家都能接受的比例,大队长们一签完协议,就把订单递了过来。其中订单量最大的是止泻药,因为如今是雨季,在云省,这个属于野生菌舞台的季节,风湿骨痛感冒什么的从来算不上顶级高发病,拉肚子才是。
毒蘑菇分为剧毒性和微毒型,剧毒的那一类,云省人是不会去碰的。但是微毒的,像红葱白葱见手青,甚至是背土菌这些,都在云省人的食谱上。这个季节云省人经常拉肚子,但是,他们连中毒了都能给野生菌找出一堆理由:没煮熟、火不够大、蒜头不够多、桉树底下捡的、坟头捡的、麻蛇爬过的在野生菌上一生要强的云省人怎么会相信拉肚子是吃菌吃的你,定然是吃了酸桃涩李、太阳晒过的地没垫东西就坐、肚子进风了、体质差季节性拉肚子反正菌子该吃还是得吃,能新鲜炒着吃的捡回来就炒,背土菌这类就用灶灰水焯一道再炒,喇叭菌什么的就晒干了留着以后再吃。
但其实有些菌子吃了确实就是会拉肚子的啊,不管信不信,反正也不影响这些大队长们买药。
不过说起野生菌,白露回忆着昨晚菌汤的鲜美,想起了几味药材。
作者有话说:
感谢小天使们的支持,这章是二合一章节,今天入v三更已完成。
小河村与扯疯病
野生菌虽需要注意中毒,但很多可食用菌不仅味道鲜美,还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能提高免疫力,如松茸这类曾经传出有抗癌效果而卖上天价。那几年间,松茸卖到五千多块一公斤,山区人民为了多挣一点钱,每年松茸快出的那几天,就背着被子,牵着狗,直接守在自己山头上会出松茸的地方,一守就是好几天,连饭都是家里人送过去。一旦松茸出土,便赶紧摘了小心翼翼拿到镇上去卖,一窝松茸少的有几两,多的有一两斤,足够全家辛苦几个月。当然,这只是一段时期,后面价格便也回落下去了。
松茸抗癌这个不好说,毕竟预防的病症不好做实验,只是有那种物质,像这种传闻不少动植物都被传过,有些珍稀植物还因此遭受破坏,但大红菌的补血补铁美容养颜倒是有不少数据支持的。
大红菌很好看,但是它容易和一种菌子混淆。关于这种混淆菌子,白露穿越后听过一首耳熟能详的歌“红伞伞白杆杆”,说得大概就是这种小红菌,地方叫“红李子菌”,这菌子有毒毋庸置疑,因为云省的大部分人也不敢吃这个。只是躺板板这个就待定,因为白露去过几个彝族山寨,他们是吃这个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