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老夫聊发少年狂,可等冷静下来,看这村民热火朝天的开始建起了新棚子,他们难免开始担忧。
步子一下迈得这么大,会不会卖不出去?
虽说油一时半会儿的也不会坏,虽说豆油的成本不高,可也经不住货品积压啊。豆油积压了,可就等于他们没了钱进展。
——他们以落花村里种植的豆子为主要原料供给,但也会收一些别的村子里的豆子。一来是亲朋好友托卖的,二来也是有人拿来换油的。
那多出来一点点豆子,虽也让人觉得有些心疼,可也好过给出去铜钱不是?
这些田地里能搜获的粮食,在农家来说,是要比地里收获不上来的东西贱价的。
村长和族老们有着这样那样的担忧,却又不好表现出来,只有晚上在床上翻来覆去,唉声叹气。
却没想到他们虽是扩大了生产,可来采购的小贩也更多了。
而且,也有些大户过来,一次就拉走了不少的豆油。
——他们自己来拉,既省了小贩中间过一手,也自己有车,包了运输。这样,豆油的价格不但与小贩进货的价格一样,还因为一次买的多,又抹了零头。
落花村的村民喜气洋洋,周围村里,已经定下了能来上工的青壮,也同样是兴高采烈。
但宣霖觉得自己才是那个最开心的,因为霍徵答应送他的书已经送到了。
他原以为有那么本的,已经是了不得了。
可骆管事的手下趁着来运油的时候,给他拉过来的却是一个三尺有余的木箱,里面装的满满当当。
宣霖都看愣了,一时觉得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里面的书籍如霍徵所说都是旧书,都有翻动的痕迹,但每一本都保存的极好。
霍徵的字迹也是极为有风骨。
宣霖不知道该怎么说,但那每一个字都很是好看,让他忍不住轻轻抚摸。
箱子里除了旧书,还有三只笔杆莹润的毛笔,狼毫、兔毫与兼毫各一支,一方砚台,宣霖不懂它的材质,但触手细腻,雕工虽是简单,却大气质朴。
还有一盒墨锭,上下两层,包裹的整整齐齐,共是八块。
最后就是数量不少的纸,白皙细腻的纸质,是宣霖读书以来,见过最好的。
看到这些东西,宣霖原本激动的心绪反倒是平静了下来。
因为这些东西,太贵重了。
他想去找那个已经去油坊的车夫,这些东西他不能收,虽然现在他还没学到“无功不受禄”,可他也知道不该收人贵重的东西。
能够抄写有着霍徵认真注释的旧书,对他来说已经最大的幸事了。
却在这时发现纸张下压着一封信,写着他的名字。
当初说送书,霍徵就已经看出了宣霖的性子,怎么会送了这些东西之后,还什么话都不留呢?
但,留的也不多,一句劝学的诗句和一句会来考他学问的话罢了。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宣霖轻轻念着,他毕竟才启蒙了《三百千》,虽聪慧,可对这句诗的理解也朦朦胧胧的。
大抵是叫他要勤奋好学,不可懒惰吧。
对着这个箱子看了许久,宣霖又将笔墨纸砚都放了回去,咬牙要将箱子搬回自己的屋子里。
正在给黎淮星擦手的宣姝一见,连忙过来帮忙,这对宣霖和宣姝这俩小孩来说,可不是轻巧东西。
——如今文字虽不再记录在简牍之上,可装满了书籍的箱子,重量也是不轻。
方孝全打旁边多,一伸手就将箱子捞到手里,一边往宣霖的房间里送,一边问他打算放在哪里。
宣霖一边感谢,一边指着他准备安置箱子的地方。
方孝全打量着他,最终说道:“小霖我跟你商量一件事。”
这事儿说来是他家占便宜,但是他觉得以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事儿需要帮忙还是得说,至于成不成的,那都可以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