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5章(1 / 2)

“但我确实请你吃饭了,波本。”贝尔摩德提醒道,“饭钱是我付的。”

“真没想到这次居然会是你。”波本有几分感叹,因为之前做这种事的都是一些不明身份的黑衣人。审问者身份的变化意味着什么呢?波本不得而知。

他瞄了一眼那管药液,察觉到那是他没有遇到过的新品种,不免有些紧张。

撒谎是人之本性,很多时候里人们甚至都做不到对自己诚实。那么,如何从某人嘴里套出实话呢?

有些人会屈服于恐惧,有些人受不了痛苦,有些人禁不住诱惑…

但形形色色的人太多,每个人的薄弱点都是不同的。有没有更统一有效的方式呢?

组织研发的吐真剂原理其实也很简单:催眠。

当意识松懈、层层心防尽数瓦解,只有潜意识在活动时,严防死守的那些秘密也就能够一览无余了。

但这也是有代价的,吐真剂的实际使用效果因人而异,有些人陷入沉睡后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针头刺破皮肤,微凉的药剂顺着血管流淌。波本想象着那些分子结构随着血液循环抵达大脑皮层,牵动影响着他的神经中枢,使他逐渐失去控制。

意识陷入昏睡、沉入深渊,而潜意识则慢慢浮上来,掌管这具躯体。

应对的方法就是:在尚且清醒时,把猜题的答案埋进潜意识里。这很难,但波本向来都是这么过关的。

“只是不知这次药效如何?”

贝尔摩德耐心等待了15分钟,估摸着已经开始发挥药效,便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她向波本展示一张照片,在金发男人耳边低语:“这个女人你见过的,你查到了什么?”

“米娅,她是凯瑟琳的私生女。”

“米娅的父亲是谁?”

“不知道。”

“为什么?你没有查吗?”

“我没有查到…是你不让我查了。”

“波本,你真的什么都没有查到吗?”

“没有。”

贝尔摩德观察着仪器设备上显示的被审者的呼吸心率,一切正常。她换了第二张照片问道:“这个女人你也见过的,最后一次见她是在什么时候?”

“若狭留美,在长野见过的…最后一面?舞会那天早上。”

“杀掉雪莉的那场舞会吗?”

“是的。”

“之后没有再见到?”

“没有。”

“波本,你可以确定吗?假设这个女人易容成了别人的样子?”

波本眨巴眨巴眼睛答道:“你问的是这一个。”

贝尔摩德点点头,拿出第三张照片问道:“这个男人你可曾见过?”

“嗯?这是谁?”

“再仔细想想,有没有见过长相相似的人,在这里?”

波本歪着头想了好久答道:“不记得。”

波本确实没有说谎,因为景光从未给他看过陆田楠道的照片,他甚至不知道此人的名字,只知景光和赤井找了一具尸体做障眼法。

贝尔摩德看上去对波本的配合感到颇为满意,她准备提出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成为我们的同类呢?”

常言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那么,是什么样的「类」将人们划分成不同的群体呢?答案有很多,国籍、信仰、人种、性别…五花八门。

但对于一个像组织这样的庞大犯罪团伙,那位先生需要的则是一个无关乎社会属性和生理属性的答案:一个能够让他们之间建立信任纽带的答案。

信任又从何而来呢?还是「类」。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往往建立在相似之处上:相似的理想追求,相似的人生经历,相似的道德基础…甚至在面对具有相似弱点的人时,会更容易吐露心迹。

这个看似简单实则要命的问题在安室透进入组织的前几年都没有遇到过,但现在他必须要回答了:这其实是一个门槛,也是最后的考验。

从小由组织培养的真酒们不需要回答这个问题,为组织效忠就是他们生命的全部意义。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宫野姐妹。

从某种意义上说,明美的背叛比莱伊更加可恨。因为这对于组织来讲无异于奇耻大辱,是对他们引以为傲的忠诚教育的挑战。

组织只得以「谈恋爱搞得脑子都坏掉了」为借口来掩饰事实。但接下来雪莉的出逃简直是啪啪打脸。

但刨除这些特例,组织对自己悉心栽培的真酒们还是表现出极大的信任。与之相对,外来户们就不那么吃香了。波本加入组织时已经成年,心智成熟,形成了自己的处世哲学。比起年幼时就收编入威士忌小队的琴酒,波本来到这里是主动的选择。

换言之,贝尔摩德真正想问的是:“为什么选择对那位先生保持忠诚呢?是什么让你如此坚定不移?这里有你想得到的什么?世界如此之大,除了这里其他地方就没有你的容身之处了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