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先拿起曹丕的诗看了起来。
&esp;&esp;曹丕写的诗大意是“儿子读了《观沧海》心驰神往,恨不得当时站在父亲身边”,情真意切,颇为出彩。
&esp;&esp;曹操看得直点头,不愧是他儿子,行文精悍,感情真挚!
&esp;&esp;曹操又看曹植的诗词。
&esp;&esp;如果曹丕的诗是写实派,那曹植这诗就是想象派了。
&esp;&esp;曹植说他读完《观沧海》,想到了海里有仙山、有仙人、有神龙,仙人们得知他们大胜归来,特地腾龙驾雾来欢庆,所以才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盛景。这代表什么?这代表他们乃是天命所归,连仙人与神龙都为他们欢庆!
&esp;&esp;曹操读完,只觉酣畅淋漓。
&esp;&esp;妙,着实太妙了!
&esp;&esp;子建不愧是他文采最出众的儿子!
&esp;&esp;这诗写得瑰奇壮丽,每一句都精妙到叫人拍案叫绝!
&esp;&esp;连着两首诗都叫曹操惊喜不已,曹操翻来覆去读了两次,才去看曹冲的来信。
&esp;&esp;曹冲先用八百字阐述了一下对父兄的思念,用的都是大白话,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我没有文化”的气息,看得曹操直皱眉。
&esp;&esp;内容是挺让人感动的,就是不大有文采。
&esp;&esp;等读到曹冲附在最后的诗,曹操只觉胸中有口老血在来回翻腾。
&esp;&esp;这小子写的是什么玩意?!
&esp;&esp;荀攸正要来禀报军中情况,走入军帐后见曹操在揉自己的太阳穴,不由关切地问:“主公你怎么了?是否要宣张医曹过来?”
&esp;&esp;曹操摆摆手说道:“不必惊慌,我没事。就是仓舒这小子,回去后确实得给他找个好老师了!”
&esp;&esp;荀攸不知曹操为何突然提起曹冲,转眸往案上搁着的书信看去,一下子被上而那首五言绝句吸引住了――
&esp;&esp;儿闻东北米,吃着特别香!
&esp;&esp;父亲既去了,不如带回来!
&esp;&esp;荀攸:“…………”
&esp;&esp;荀攸,以手抚膺坐长叹。
&esp;&esp;第33章 【兄弟齐心】
&esp;&esp;米这东西,谷物脱了壳基本就叫米,像稻米、黄米、小米等等。如今军中的粮食就是在柳城那一带补给的,曹操吃着没觉得有什么不同,都是五谷杂粮,哪有什么香不香的?
&esp;&esp;曹冲诗中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esp;&esp;别的事没见他这么上心,听到这种毫无根据的传言倒是特地写这么首破诗过来!
&esp;&esp;曹操与荀攸对坐良久,默契地决定忘掉曹冲那首乱七八糟的诗,若无其事地商量起军务来。
&esp;&esp;接下来的日子里,曹操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往回走,人多,路上需要停下来补给的次数也多,到将近十一月才走到易水边上。
&esp;&esp;曹操此去大捷而归,斩杀蹋顿不说,还逼得袁熙、袁尚慌不择路逃亡辽东郡。就在曹操班师回朝之后没多久,辽东太守公孙康便逮住袁熙两人给杀了,袁家至此算是被解决了个一干二净!
&esp;&esp;曹操这次千里奔袭,吓住了不少人,他们在易水驻扎的当口,各郡乌丸首领纷纷前来称贺。
&esp;&esp;不管这些人心里怎么想,至少人到了,贺礼也到了,曹操心情畅快得很。
&esp;&esp;曹操给邺城去了封信,表示自己正月前后回到家,便在易水驻扎下来,接受这份来自附族的庆贺。
&esp;&esp;蔡文姬随着大军一路归汉,感觉自己像在做梦一样。
&esp;&esp;由于随军出发的还有不少乌丸骑兵家眷,蔡文姬混在其中倒也不显突兀。
&esp;&esp;看着军中歌舞升平,舞姬歌者络绎往来,蔡文姬心中不免唏嘘叹惋:当初她离汉时到处兵荒马乱,胡族能肆意过境抢掠,不想如今竟是过去那被人讥讽为“宦官之后”的曹操踏破白狼山,扫平三郡乌丸!
&esp;&esp;塞外是何种光景,没有人比蔡文姬更清楚,不说能不能打胜仗,光是这千里奔袭的苦头便是旁人吃不了的。
&esp;&esp;这位曹使君,确实有常人比不上的地方。
&esp;&esp;蔡文姬仰头看着天上的月牙,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留在塞外的两个孩子。
&esp;&esp;她是被掳到塞外的,一直没名没分地跟着胡人。曹操派人来接